日期:2018-01-21 17:41:07 作者:合肥公司注册
一、职业经理人难入“法眼”挑大梁的还是自家人
尽管现在有许多成熟的职业经理人,但对于岛城企业家来说,“传位”于子女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已经完成接班的红领集团、良木集团,正在进行接班的泰旭集团,尚在酝酿接班人的亨达集团等,无不体现出这个特点。
“父亲一开始也没想到要把企业传给我,而是想交给一个职业经理人打理。”泰旭集团下属一家主要企业的总经理傅文质说,在决定叫她回来接班以前,父亲找了至少两个职业经理人做接班人,都感觉不太满意,后还是将她从美国叫回来了。“我想可能与家人更容易信任有关。”
据了解,红领集团“老掌门”张代理刚开始也没想过把企业交给女儿。“为什么终选择我?我认为这和血缘关系不大,基于对企业发展的责任心,父亲非常慎重地对待接班这个问题,他对我进行了长时间的考验与观察,终才决定由我接班。”张代理一直不想把企业打造成家族企业,在张蕴蓝在国外留学的五年中,张代理一直在寻找可以接班的人,聘请了多任职业经理人,还做了股权分离等工作,一直在为做成一个公众企业努力着,但是职业经理人换了一任又一任,没有一个让他满意的,所以才想到把女儿召回来。
岛城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说,这可能和山东商人的习性有关。“鲁商比较喜欢家族式经营,传位于子女再正常不过了。”
二、基层做起多部门历练美女当上企业掌门人
2009年3年,在位于即墨市红领大街的红领集团总部,举行了隆重的交接仪式,张蕴蓝正式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走到了前台,成为红领集团总裁。
这一幕并不是张蕴蓝前几年所能想象到的。出国留学,毕业后在当地工作,不缺钱的张蕴蓝在国外过上了舒适的日子。后来,因为思念家人,张蕴蓝回到了国内,在上海一家美国公司当上了一个收入不错的白领。只不过,这一切被“出差”到上海的张代理的一席“谈话”完全改变。
张蕴蓝回到了红领,开始为接班做准备,这并不是一片坦途,而是布满荆棘。刚开始,张蕴蓝被安排到了国际业务部做一名报关员,负责报关、报检、跟单以及国际业务谈判等工作,一年之后,张蕴蓝被调到了营销中心。接着又被派到了一线生产车间。在公司的各个部门,张蕴蓝无不战战兢兢、一丝不苟,2008年底,才坐上了集团总裁的位置。仍然不太放心的张代理,对女儿又进行了几个月的考察,2009年3月份,张代理正式与女儿举办了交接仪式。
“接班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我经受住了父亲的‘考验’,培养了自己的接班人素质。”张蕴蓝说,从基层做起,经历各“要害”部门后扶正,是中国民营企业家接班的传统路径之一。
三、传授经验介绍老客户扶上马再送一程
傅文质的接班历程较张蕴蓝要短得多。11月2日,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我是今年2月份刚从美国回来的,由于我出国比较早,已经在美国生活了14年了,一回来特别不适应。回来之后,经过几个月,父亲很快任命我为集团下面一家主要企业的总经理。”
33岁的傅文质认为,留洋时间太长也不是好事,朋友一开始都觉得她完全西化了,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我也在美国开过公司,刚回国的时候,事事都和美国比,搞得自己心态很不好。国内效率可能要差一点,明明讲好1月10日回款,可到时就是回不来,打电话给对方,对方说这样那样的意外。我就想,这怎么可以呢,合同规定什么时间不就应该什么时间吗?”
对于她碰到的这些问题,仍然担任公司董事长的父亲不停地对她进行指导,渐渐地,她适应了很多,自己带领的企业经营渐渐上了路,碰到一些事情,也能理解了。“父亲还带我去认识他以前结交的朋友,给我介绍客户,对我帮助很多。经过半年多的磨合,现在在公司进行管理问题不大了,明年我想根据自己的思路,进军家庭橱柜方面的开发销售。这块市场巨大,公司一直没有好好运营。”
四、多数留过洋常互相取经
与草根出身、学历不高、“泥腿子”身份创立家族企业的父辈们不同,这些70后、80后“富二代接班人”几乎都是口含金汤匙出生,他们大多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其中很多人凭借家庭良好的经济条件出过国、镀过金。
张蕴蓝在加拿大待了5年,先留学再创立自己的公司。傅文质在美国待了14年,同样大学毕业后在国外自主创业开起了公司。良木集团董事长王友旭十几年前就安排儿子王刚远赴日本留学。
这些从父辈手中接过权杖的“富二代”,会经常坐到一起聚会、交流,商讨接班的经验,发泄一下经营企业的压力,顺便探讨可能发生的合作和商机。“我们的背景类似,经历类似,有很多共同语言,每次聊天都可能有所收获。”
青岛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张宗强说,“富二代”不但要传承家族企业,更要将其发扬光大,在现在社会背景下,接受良好的教育是让企业焕发更大生机的重要条件。很多岛城企业家不是将孩子送出国镀金后就让他们回来接班,而是还让他们在社会上爬摸滚打多年,有了充足的实跌历练经验以后,才让他们“回巢”执掌家业。
青岛永禾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坤毕业后先自己干了很多年,星火集团的接班人先在 部门工作了8年,理论和实战能力均达到一定的水平,然后才回到父亲公司任职。
张宗强说,当今的商业环境不同于20年以前,竞争更加激烈,现实则向“富二代”们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他们既要具备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又要有国际视野。“大多数岛城的富二代在国外还是开拓了视野,学到了不少东西的。他们与父辈相比,可能创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差一点,但是在知识结构和国际化视野上,绝对会超越前辈。新的‘接班人’入主后,会给企业带来新的血液,企业经营战略有可能会发生重大改变或调整。”
五、有的嫌太累不愿接权杖
跟父亲一夜长谈之后决定回归的张蕴蓝,在接班的态度上算是比较主动的。“既然要做,就要做好。”张蕴蓝说,家族企业要想长盛不衰,接班人能否胜任太重要了,为了不让父亲担心,她宁愿接受接班所经历的各种残酷磨练。“我比较年轻,为了取得员工和父亲老部下的认可,只有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来快速提升自己。别人要工作8小时,我就一定要工作12个小时;别的年轻人犯的错,我会尽量不犯、少犯。”
青岛永禾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坤接班过程也较为主动。“我大学毕业后,跟父亲的生意伙伴合作过多次,产生了很多自己的想法,但父亲不听我的,因此,我就想将班接过来后,实现自己的想法。”张坤说,他父亲的公司属于传统产业,看上去并不太有成长性,有的朋友建议他另择行业,但为了维护这个父亲经营了20多年的企业,他还是选择了接班。
傅文质在美国生活的非常舒适,回来接班略有一丝不情愿。“我还有一个妹妹,她更不想接班,父亲将企业做到这么大,不能到我们这一辈没人管理而衰落下去。再说接了班,与别人相比,我们有了一个不错的平台,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实现自己的一些理想,尽管为这个理想要放弃很多东西,但我们会珍惜的。”
不是每一个企业家的后代都愿意接班。目前在山东一家经济院校求学的史相萍也是一个“富二代”,对于接班,她明确表示拒绝。“我爸爸在胶南经营一家家具厂,员工也有上百人,每年赚一二百万问题不大,但现在竞争压力这么大,当一个企业的老总工作太累了,我是绝对不会接班的。”史相萍说,她父亲有让她接班的意思,还特意让她学习经济专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渐渐对接班失去了兴趣。“回家看到老爸,操持一个企业天天没时间休息,每天需要操心的事太多。而我习惯了过安稳的日子,不太适合去全盘操控一个企业。”
史相萍说,她大的梦想是当个公务员。“公务员的时间比较多,可以有足够的时间看书、培养自己的爱好。”史相萍说,她多次与父亲沟通后,对方已经接受了她的想法,表示不再勉强她接班。“我爸说等他干不动了,就将企业卖掉,反正我们家赚的钱也基本够花了。我也希望他能够尽快将企业转手,这样就不会太累了。”
背景
企业新掌门身家都不低
记者多方了解发现,这些换帅的民营企业,大都规模庞大。有的企业老掌门人曾名列富豪榜。由此可见,压在富二代接班人身上的担子非常重。
“红领”创建于1995年,拥有总资产7.3亿元,年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左右,有15家分公司和4个专业工厂,注册资金5000万元,员工5000余人。2011年9月,张代理以20亿元 币的身家进入胡润百富榜,排名900位。青岛泰旭木业集团有限公司现已发展成为一家大型集团企业,曾多次入选青岛民营企业500强。此外,良木集团也是青岛数得着的民营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名列前矛。
专注工商财税服务11余年
客户信息严格保密,产品价格透明合理
一对一专业办事员贴心费服务
自营品牌,售后问题处理更及时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云网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