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企业的团队问题
主持人:国内的优秀企业往往有一个共性,基本上属于创始人企业,创始人主导。在创始人主导企业中会面临什么问题呢?这个团队往往是你一手搭建的,不光是中国人讲感情,西方人也讲感情。如果你离开这个位置,把自己的团队交给别人,你会怎么样给他们做工作?
马越:我想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要有胸怀,花旗银行的带领人说,做得好还是不好不是看企业现在的业绩好不好,而是看他退休以后五年之内这个企业还能不能像他在的时候一样的好。我赞同这个观点,在一些顶级的企业,都能看到类似的现象。对于一个真正的职业经理人来讲,很多时候不是讲个人英雄主义,也就是说这个机制所以好,不是因为我这个人在位,而是因为我可以帮助这个企业建立一个坚强的团队,在没有我的时候仍然可以走得更好。
郭钧:这恐怕还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价值的问题。讲到团队个人的作为,往往会有人说,制度越成熟、团队越成熟,个人的作用就降低了。我觉得现在咱们谈这些人是不是听不听我的话不是重要的,而是要考虑你作为职业经理人的使命是什么。我非常赞同赵总的观点,我也是这样想的,你人生的体验,我喜欢做这个事而已,这是我重要的目标。现代社会职业经理人的出现是必然的,我相信这些老板他们也一定会成熟,他们会成熟到不要求“一条心”,这些经理人只要职业化地做好他的事情就行。
个人价值与忠诚度
听众:我有一个问题问郭总,每个人要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任,没错,职业是他自己的,但是作为一个管理者,您对您的属下,在他们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的时候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郭钧:在我做管理的时候,当然身份是双重角色了,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但是又是一个资方的代表。这个时候我对团队,讲两个观点;一,你们千万别说对我效忠。说郭总,我就冲着你来干的,我说这个对不起,我负担不起。二,我觉得你的个人价值、个人选择,永远比企业的选择重要。假如你今天有个好的工作的话,确实是好选择的话,我会立即支持你。因为我觉得你的人生要比我这个公司的工作重要,我不会要求你牺牲自己的人生的乐趣来为我服务,或者为我的目标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反而可以使我和这些属下们的关系更好。因为你做别人的老板,那不是永远的事情,还是要做朋友。
听众:我有一些意见。像刚才郭总、赵总都讲,你去一个新公司不带一个人去,这是一种符合目前投资方的胃口的做法,但是不是合理的做法,我不敢非常赞同。我反而比较欣赏有个公司的总裁,他说去一个新公司,他会用三分之一老部下,留三分之一原来的人,再招聘三分之一的人。
有三分之一自己带来,这有便于自己的工作,有三分之一原来的员工你可以问他原来的历史,还有三分之一从外来招进来,使你的文化多姿多彩,我想相比较而言,对一个企业来讲这可能是一个更好的方法,但是投资人是不是喜欢,这是另外的问题。
听众:我是管理咨询公司的。郭总刚才讲的,我觉得有些不同看法,我认为忠诚度还是挺重要的,看您处在管理的哪个阶段。如果您在创业期,可能忠诚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比较发达的公司里面,从老板的角色来看,员工给你的首先是个人价值的共享,如果连这个都没有的话很难有忠诚度,即使有也是短暂的忠诚,我觉得这种忠诚是一个团队的凝聚力,这个必须要跟你的业绩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我觉得在创业或者是企业的某一个特殊阶段,可能是忠诚度比较重要。而如果你作为老板,底下的一个人你和他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投资的关系,你不要爱你的某一个下属,他其实是你的一个投资。
发展之路
主持人:上次赵总空降到婷美,我学到了一个新词,叫事业经理人。事业经理人比职业经理人近一层,事业绑在一起,等于上了战车,爆炸都跑不了,说结婚也差不多了,至少在试婚。
毕春斌:其实试婚已经取得一个法律上的东西了,赵总卖这个很成功卖那个也很成功,但是我感觉你再卖东西已经不太有意思了,可能有意思的事情是像郭总那样再创办一个公司,我去做一下投资人,赵总在这方面是怎么样考虑?
赵强:我觉得我是一年一思考的人。我没有更大的追求,比如说自己做老板,因为我有一个弱点,做生产环节是我的弱点,我只是有一块做得比较到位,就是不管卖什么,我都能很迅速地卖出去,我就一直在发挥这个长项,就一直在打工,未来我希望我把这个工作卖出去,有机会做一个教营销的老师,我教的营销肯定比其他大学老师更精彩。这只是一个梦想,是一个可能的变化。
马越:我觉得我们的探讨从经理人的团队,不自觉地转到对发展道路、人生道路的看法,这是非常精彩的,这是所有人内心里根本性的问题。我想讲两个事情,来跟各位分享一下。
一个事情,从我的老板,联想集团的董事长柳传志的例子来说,今天可以毫无疑问说他财产、荣誉、地位哪项都有,可是大家看一看他是从41岁才开始创业,我相信41岁这个年龄也就是当他开始做倒爷的时候比我们任何人年龄都大,可经过这么多年他很成功,一步一步从当倒爷到自己做机器,到现在变成某种程度的资本家。但是各位想一下,如果我们大家现在都从头开始的话,每个人都有可能做到这样。
另外一个例子,麦肯锡的公司是教人怎么做战略的。后来出来很多人,有的人自己做公司,有三分之一的人从在麦肯锡当教练变成运动员。我就问他们,你们是不是说每一个人学完了本事,都想出去从教练变成运动员?他们的回答是:在麦肯锡有两类人,其中有一类人是后留下的人,有一类是终跳出去做运动员的人,分界线在什么地方?出去的人很明白自己喜欢要地位、权利,包括钱。但是留下来的是什么人呢?留下来的那些人,有那些特别喜欢帮助别人的人,他们好为人师,像老师一样,以此为乐,可以一辈子在麦肯锡里头干,这种人大概有三分之一,他也有本事,但是他更享受眼前的乐趣。所以回到人生话题的探讨,我是蛮同意的,你选择做什么,差不多是一个人的经历,或者说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问题是说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在我看来,无论你选择什么,你选择自己喜欢,并且在这个里头做好的,这就是成功的。我们讲的都是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做创业家,都有机会做经理人,甚至都有机会做咨询师,但是要做什么?你要选喜欢的。
|
点击排行榜

合肥公司注册教育培训注意事项

合肥注册公司流程简介

合肥公司注册总结以下6点赚钱法则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