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01-21 18:37:23 作者:合肥公司注册
一向以“独立、客观、公正”作为基本行为准则的会计事务所,因为在企业改制、转型、破产等程序中发挥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社会各界对其公信度寄予厚望。但近来屡屡出现的虚假评估国有资产现象,却让人不得不有所警惕。
追寻南通几个案例发生的原因,很容易发现:强权势力、经济利益、人情关系等因素在其中作祟。
恶性竞争的环境“逼迫”会计师造假。在南通这样一个中等规模的地级市,就有10多家具有资产评估资格的中介机构。由于无序竞争,加上沉重的生存压力,许多会计所凭关系拉业务的风气很浓,只要业务,不要原则,迁就对方,直接影响着整个行业的执业环境和执业质量。目前,在国有资产评估中,中介机构少评、低评、漏评现象时有发生,评估弹性很大,报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令人怀疑。这当中虽有评估方法单一等业务层面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存在问题。
企业高级经管层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将审计、鉴定、评估报告的信息失真责任全部归结到会计所的身上,也是有失公正的。据业内人士透露,会计所出具虚假、失实报告,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迎合被评估方的需要,为被评估方当“挡箭牌”。企业的经营层如果想在改制中控股,往往要求中介机构往少里评;企业如果需要通过资产抵押向银行贷款,就希望资产评估报告做得“光亮”一些。这些过分的要求,令会计所从业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左右为难。
此外,会计所在有限的时间里对一个企业的整体资产进行审计和评估,依据的一手资料大多是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和有关账册。由于种种原因,后者本身的可信度就值得怀疑。
对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中暴露出来的这些中介造假现象,专业人士建议,国有资产的转让和处置,只要走公开拍卖的路子,扩大竞拍者的范围,被评估方在资产评估时所动的歪脑筋肯定会大大减少。市场经济规律之手,将使有关评估机构不受或少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从而终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专注工商财税服务11余年
客户信息严格保密,产品价格透明合理
一对一专业办事员贴心费服务
自营品牌,售后问题处理更及时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云网站
友情链接: